發(fā)布時間:06-09瀏覽次數(shù):
“骨干班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的運行,除了講師和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之外,更多讓我感動的是學員的真正投入,用心學習,凌晨提交作業(yè)情況也屢見不鮮,課程積極表現(xiàn)分享。讓我感受到大家的進步和成長,也有很多難忘和值得回憶的點點滴滴。”
——六合集團骨干培訓班班主任 虞雋紅
——《參與骨干培訓》致自己的一份封信
致親愛的自己:
也許,此刻閨蜜正在逛街吃美食,或三五好友K歌享受歡樂時光,而我卻從沒有間斷的參與公司組織的培訓學習。連續(xù)4個周末,我從未請假過一次。
一路走來,我沒有糾結和遲疑,有的只是對成長的好奇與期許。我是個性格內(nèi)向的姑娘,可有著年輕人的沖勁,幻想過無數(shù)次炫彩的舞臺出現(xiàn)我的身影,可現(xiàn)實多半只是灰溜溜地背影和不敢高舉的右手。想要改變自己,所以參與各類社交活動,培訓沙龍。學習知識,積累人脈。更重要的是,學會溝通,勇登舞臺。
改變,就得推陳出新,不拘一格。在原有的基礎上創(chuàng)新突破,我倒沒想過超越別人,因為大家的成長環(huán)境,教育背景都不一樣,也沒有可比性。我更想,比原來的自己,每天進步一點點。
《如何提好問題》,看似簡單的課題,今天在課堂上,真正實操起來,我竟發(fā)現(xiàn)困難重重。三維提問訓練,讓我們學會直指核心,深入分析。原來困擾我們工作的很多問題,都是有規(guī)律,有方法,并且有工具和技巧可以解決和改善的。比如,有學員提到“完成目標”、“協(xié)調(diào)溝通”,都可以通過描述事實,針對提問,反饋意見作出分析總結,更能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,梳理心得和感悟。
今天,還有一個特別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一改課桌式的講授,脫離桌子,學員或坐著椅子圍成圓圈,或三五席地而坐。讓人瞬間放松,也便于學員之間的分享和交流。持續(xù)的模擬訓練,分組交流和體驗互動,有助教引導,有觀察員記錄,我們只要竭盡所學,暢所欲言就OK了。
今天的聊天和以往不同:讓我覺得興致勃勃,意猶未盡。每個學員身上都是帶有能量的,樂觀、積極、向上,充滿熱情、希望與信念。和他們交流的時候,會讓我感受到快樂、向上、信任的感覺。和一個能讓你變得更好的人在一起,很重要;而和一個能讓彼此都變得更好的人在一起,更重要。今天這個“場”,對我很重要!
把一件小事做到極致,平凡的我們也會變得不平凡。老師用大量的案例和故事,讓我深刻地感受到工作中需要方法、工具、專業(yè),只要我們深入學習,認真對待,才能更好的完成和超越自己。
與其抱怨生活,不如試著全神貫注于一件事。一條條凌亂的街道,在我們的清理下變得整潔干凈,一塊臟兮兮的地板在我們的擦拭下變得清爽干燥,一件件客戶投訴在我們的耐心解說下,妥善處理解決……這些,都是我們的功德,把眼前的事情做好,才是對自己,對生活最大的改變和忠誠。
今天,在課堂上,我不止一次的主動舉手回答問題。一方面想給小組贏得榮譽,一方面也是對自己最大的挑戰(zhàn)和鼓勵。
結尾,想到時下流行的一個詞語:“工匠精神”。
乍聽“工匠”一詞,有人覺得它專指一種機械重復的工作者。其實,工匠精神有著更深遠的意思。他代表著一個人對工作執(zhí)著,忠誠,精益求精的精神。
翻一翻文史書,我們會看到屠夫庖丁怎樣游刃有余地殺牛,駝背老人怎樣那些竹竿告訴孔子粘捕知了的訣竅,也會看到賣油翁怎樣地讓油從錢眼里穿過而不濺出一滴。所謂工匠精神,就是尊重你手中的工作,并把它做到極致。
讓我們秉承這樣寶貴的“工匠精神”,把學習培訓,工作生活都打造的具有品質(zhì)和格調(diào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