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化從家而生】六合集團2018年一季度文化踐行評選
發(fā)布時間:05-29瀏覽次數(shù):

有一種文化,從五千年的文明深處走來,綿延至今。它是我們耳熟能詳?shù)?ldquo;岳母刺字”“、”孟母三遷”、“孔融讓梨”的故事;它是代代傳頌的“一粥一飯,當思來之不易;半絲半縷,恒念物力維艱”的治家格言,它就是——“家風”。六合文化根植于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,為使六合文化更好的為“中國家風“代言,讓家風文化在六合大家庭暖心傳承延續(xù),企業(yè)文化中心特號召大家和家人一起收看《謝謝了,我的家》這檔節(jié)目,通過嘉賓的真實家庭故事感受“家文化”對個人文化形成的影響力。3月中旬,各公司文化負責人組織“謝謝了,我的家”分享交流會,大家用質樸的語言、真摯的情感講述自己的家風故事,引起了大家對“家文化”建設共鳴和對親情的珍視,讓真善美在親情傳遞中凝聚、在家庭建設中傳揚。“曬家風家訓·講家風故事”征集活動,共征集到優(yōu)良家規(guī)家訓數(shù)十條,優(yōu)秀家風故事近70個。經過最終的投票選拔,6位家人脫穎而出,成為六合集團2018第一季度家文化踐行積極分子。下面,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幾位家人以及他們的家文化。
集團總部 張清波

母親是自己人生的第一個導師,要求自己尊敬師長,尊重別人。樹立了很多飯桌禮儀和規(guī)矩也是為了自己更好的成長,同時也喚醒了我潛在的善良、慈愛與孝敬之心。參加工作以后,母親常常教導就是要拿工作當工作干,不能對不起這份責任, 更不能對不起自己的良心。不是自己的錢和物, 一點也不能貪。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,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。家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。家庭興旺則國家強盛!
六合物業(yè) 陳樹松

母親對我上學時嚴格要求,禁止在校惹是生非。母親也把好吃的留給我們,自己省吃儉用,供養(yǎng)姐弟4人上學。母親的孝順以及對我的嚴格管教,堅韌及剛強的性格,影響和熏陶著我,讓我變成一個對自己要求嚴格,節(jié)約,擔當、奉獻、孝順感恩的人。因為我生在我的家,我才成為了現(xiàn)在的我,沒有家就沒有我的今天。
華輝物業(yè) 張新峰

自己當兵期間給爺爺寄鞋子,但退伍之后才發(fā)現(xiàn)爺爺從來沒有穿過那雙鞋子。原來是爺爺早已不在,但父親為了不讓自己分心沒有通知,“以身許國家,不再問家事”。這是父親對自己的期望與要求。張新峰雖然剛加入公司僅有一個多月的時間,但他感覺很親切,也與六合的文化非常融合,愿意跟隨六合華輝長久的發(fā)展下去。
新鄉(xiāng)六合 王子坤

爺爺是一個傳統(tǒng)的人,家規(guī)很嚴,記得當時一家人吃飯,長輩未動筷之前,后輩孩子不得動餐,當時有諸多不解,甚至覺得爺爺苛刻,不敢靠近,直到現(xiàn)在爸爸也同樣在要求我和我的孩子,升為人父之后,才慢慢明白:好家規(guī)勝過一所好學校。都說人最大的痛苦是子欲養(yǎng)而親不待,真是如此。父母在一天天老去,孩子在一天天長大,肩上的責任擔子越來越重。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,就是最大的幸福。珍惜當下,珍惜眼前的幸福。
洛陽分公司 金晶

家風是一盞燈,照亮我前方的路。“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。”這是祖輩的家訓,在初三那年學業(yè)繁重差點讓自己放棄,但經過爺爺?shù)拈_導恍然大悟,通過對比也明白現(xiàn)在這些苦都不算什么。繼而用心學習,取得了好成績。家風伴我成長。吃苦是我們的美德,因為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白費的,它會給予你超出你想象的回報。家風牢記我心,也會伴隨著我一直傳承下去。
新蒲六合 涂錦軒

父母要求感恩行及至親,但不應僅此為止。要常懷一顆感恩之心,用感恩的心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。常聯(lián)系、互幫互助,感情才能更加長久。父母每天工作都很忙,但是還是堅持每天去看望奶奶,給她做可口的飯菜,陪她嘮嗑,讓奶奶開心。家風如同春雨,潤物細無聲。好的家風會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,影響著每一代人。只有在好家風的熏陶下,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,日后方能對家好!對國好!
